指甲变厚、发黄、凹凸不平,许多人以为灰指甲只是影响美观的“小毛病”,却不知它可能悄悄埋下健康隐患。灰指甲由真菌感染引发,若长期忽视,不仅会传染给其他指甲或家人,还可能引发更复杂的健康问题,甚至成为全身性感染的“突破口”。
灰指甲的真菌最爱“四处流窜”。指甲下的真菌并非“安分守己”,它们会随着日常接触扩散到皮肤,引发脚气、手癣;若不小心抓挠身体其他部位,还可能传染至腹股沟、臀部,形成股癣或体癣。更棘手的是,真菌在潮湿环境中存活力极强,浴室、泳池边、健身房的更衣室都是它们的“温床”,一人感染,全家都可能中招。
灰指甲可能成为“疼痛的导火索”。增厚变形的指甲会挤压周围皮肤,走路时摩擦鞋袜,引发红肿、疼痛,甚至形成甲沟炎;若指甲严重变形,还可能嵌入肉中,导致局部化脓感染,影响日常活动。
灰指甲的“隐性伤害”不容小觑。长期感染的指甲会逐渐失去光泽,变得脆弱易断,严重时整个甲板脱落,影响手指或脚趾的正常功能;而真菌代谢产生的废物还可能刺激周围皮肤,引发瘙痒、脱屑,形成“手癣-灰指甲-脚气”的恶性循环。此外,灰指甲对心理的影响也常被低估——因害怕他人异样眼光而不敢露手露脚,逐渐产生自卑、焦虑情绪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灰指甲的治疗需耐心与科学,避免轻信偏方或自行用药导致病情反复。日常保持指甲清洁干燥,定期修剪(避免过短),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,能有效预防感染。若已出现指甲变色、增厚等症状,应尽早干预,防止真菌进一步扩散。
为节省您的手机流量,文章内容简短,
有任何疑问可点击咨询与医生在线交流。